活動目標:
1、知道乘坐汽車時不隨意按動車內按鈕,不干擾成人開車,不把頭和手伸出窗,開關車門時注意安全。
2、被困車內時知道及時呼救。
3、積極參加活動,感受戶外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男孩被車門擠到手的圖片;男孩坐在車內將頭和手伸出窗外的圖片;汽車內各種按鈕的圖片;男孩被困車內的照片;
2、節(jié)奏兒歌《寶寶坐汽車》。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1、提問:
(1)你坐過車嗎?坐過什么車?
(2)是和誰一起坐的?感覺好不好?
幼兒都高興地講述自己的乘車過程。
二、了解安全乘車常識。
1、觀看男孩被車門擠到手的圖片。男孩坐在車內將頭和手伸出窗外的圖片。
提問:圖中的小朋友怎么了?我們在開關車門時應該怎樣做?在乘坐小汽車時怎樣做才更安全?
小結:開關車門時要注意安全,不要把手和腳放到車門外,不隨意開關車門。
如果車內有寶寶安全座椅,一定要坐在安全座椅上,,如果沒有,就要提醒爸爸媽媽把車開的慢一點。不要把頭和手伸出車窗外,這樣做很危險。
2、觀看汽車內各種按鈕的圖片
提問:汽車里這些按鈕你認識嗎?他們有什么作用?我們坐車的時候能隨意動這些按鈕嗎?為什么?
小結:汽車里的按鈕都有各自不同的用處,小朋友在乘車是不能隨便亂動按鈕,千萬不要干擾爸爸媽媽開車。
三、請你幫幫他。知道被困車內的自救方法。
播放一段視頻:炎熱的夏天,小男孩被鎖在了汽車內,車里又熱又悶,小男孩滿頭大汗難受極了。這時候他應該怎樣做?請你幫幫他。
與幼兒討論被困車內的自救方法。
1.上車后按確定的座位就坐并系好安全帶,聽從隨車照管人員,不隨便走動,不大聲喧嘩,不將頭、手伸出窗外。
2.車內不吃喝零食飲料,不亂涂亂寫,不亂扔紙屑等雜物,保持車內整潔。
3.愛護車內設施,損壞公物要照價賠償。
4.嚴禁攜帶易燃、易爆、易腐蝕等危險品及容易傷及自己和他人身體的物品上車,帶傘的要把傘尖朝下妥善安放。
5.同學之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愛護幼小同學。不得有任何危害其他學生安全的行為。
6.尊重司機,行車途中不得有任何干擾司機的行為。
7.接送點與家的途中靠右行,候車時不追逐打鬧、嬉水玩耍,并注意各種安全隱患。下車過馬路,必須等接送車輛駛離后,觀察左右車輛,伺機安全通過。
8.家長按規(guī)定做到每次有家長或委托的成年人接送至候車點,并負責途中安全。如果因故未能乘上校車,應由負責接送的成年人直接安全送到學校。學生當天不乘坐校車,家長要及時通知學校相關人員。
目標正確就是指制定的教學目標既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
教學目標是設計教學過程的依據,是課堂教學的總的指導思想,是上課的出發(fā)點,也是進行課堂教學的終極回宿。如何制定出一個具體明確又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呢?首先要認真鉆研教材,結合數學課程目標和教學內容,制定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計劃:要使學生把握哪些知識、形成什么樣的技能技巧、達到什么樣的熟練程度、會用哪些方法解題等,這就是雙基目標。
其次是考慮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應該培養(yǎng)學生哪些思維能力,這是思維能力的目標。再次是想一想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哪些思想教育,培養(yǎng)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質,這是滲透思想教育的要求。
最后是考慮哪些地方可以對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教育,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這是創(chuàng)新教育的要求,這也是課堂教學最重要的目標。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乘車過程中的一些基本規(guī)則、基本常識。
2、讓幼兒懂得在乘車過程中怎樣進行自我保護。 活動準備: 食物投影儀、圖片、乘車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了解乘車的基本規(guī)則,出示車票:這是什么?它用來干什么? 你知道乘車要注意什么? 二、觀看圖片,知道乘車中的安全常識。
1、看看圖片上的小朋友做得對嗎?為什么? 2、幼兒回答后教師小結安全常識。 三、討論如何保護車廂環(huán)境。
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車廂內的整潔? 四、組織幼兒“乘汽車”,鞏固乘車的基本規(guī)則與常識。 五、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各種各樣的汽車”主題活動結束了,孩子們這才依依不舍地將自己的玩具帶回了家,不同的是,通過這幾周的認識,孩子們知道了自己帶的是什么汽車,同伴帶的是什么汽車……孩子們對馬路上汽車的種類、用途、汽車的發(fā)明、構造、發(fā)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再談到汽車,他們的話題開闊了。通過汽車這一幼兒喜歡的載體,進行的美術、游戲等活動,讓幼兒充分體驗到了快樂,從中也獲得了有益的經驗,審美情趣也得到了培養(yǎng)。
活動的延伸,也得到了家長朋友的大力支持,我們的調查表、資料非常豐富,所以活動組織很順利。這讓我們再次感受到家長資源開發(fā)利用的重要性,有了家長的配合,很多事可以事半功倍。
在次活動中也讓我看到了自己作為老師應該努力的方向,關于汽車這個話題,一直以為比這些孩子懂得得多,在這30多位孩子的面前,我和他們的關系也只是半桶水和一杯水的關系,可見老師的知識儲備是很重要的。
為保障幼兒的人身安全,進一步規(guī)范校車和構建校車管理的長效機制,不斷提高校車駕駛員的安全意識,駕駛技能,應變能力,確保校車安全運行特制定本制度。
一、按照《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加強規(guī)范校車管理。
二、按時參加年檢和交管部門規(guī)定的審查,駕駛員需帶齊所有證照,保證良好的身體狀況,不酒后駕駛和疲勞駕駛。
三、按規(guī)定駕駛員必須參加交通管理培訓,以及學校安全教育工作學習活動。
四、加強專人隨車制度的管理和教育。
1、學校“接送幼兒情況記錄”的確認。
2、隨車教師在跟車過程中,要對照校車幼兒名冊,確認每個站點上、落車的幼兒,安全接送幼兒的上下車。
3、做好來園離園幼兒的迎護送工作。
(1)來園:要做好每個幼兒上車前的晨撿,簡潔向家長了解孩子身體狀況,并填寫
(2)隨車教師在接幼兒來園后確認沒有一個幼兒被遺留在車上后,組織幼兒洗手接受晨檢,并負責把幼兒送到所在班級老師手中。
(3)離園:去各班接幼兒集中。上車前的檢查:服裝的整理,書包物品的檢查、家園聯系冊有否遺忘等。做好出發(fā)前安全教育和注意事項。
4、隨車教工提醒校車司機在幼兒上車坐穩(wěn)后,示意可以開車后,方可啟動車輛前行。
5、來園離園行車過程中,隨車教工加強對幼兒的安全教育,不把頭、手伸出車窗外,不在車內嬉戲玩耍,保證幼兒行車過程中的不出意外,把幼兒安全送到家長手中。
6、家長在各接送點提前候車,駕駛員和隨車教師須熟悉接送幼兒家長,如遇陌生家長接幼兒須要向家長打電話詢問清楚經家長同意后做好筆錄,再出示接送卡。
7、下車后仔細檢查車廂是否遺漏孩子和物品。
五、認真執(zhí)行每日校車出車前的安撿制度:
1、安檢:駕駛員每日校車出發(fā)前需嚴格全面檢查車輛狀況,必檢內容有:剎車、輪胎、座位、窗門、兩水三油、雨刷、反光鏡、檢查正常后作好書面記錄。
2、衛(wèi)生消毒:按時做好校車衛(wèi)生清潔工作和每日消毒工作,(傳染病流行期間加強)并做好書面記錄。
六、駕車司機在行駛過程中必須繃緊安全之弦,抓住預防之鋼,安全駕車,文明行車,遵守交通法規(guī),保持車輛勻速行駛,做到“一慢二看三通過”,“馬達一響,集中思想”“車輪一動,幼兒的安全高于一切”。每天有教師隨車護接送幼兒,要求隨車教師本著對幼兒安全高度負責的責任感,在接送孩子的途中,全身心的注意幼兒安全。嚴格按規(guī)定維護行車過程中幼兒的秩序與安全。
設計背景 我校的學前教育班級只有學前班,這些小朋友在上個學期剛來校時,基本上都是由家長接送的,后來漸漸適應學校生活后,就逐步由小朋友自行上下學了。
由于年齡小、好玩、自控能力較弱,經常會逗留在鄉(xiāng)村的公路上玩,有時看見車輛來往也不避讓,甚至有小朋友看見車輛過來還橫穿公路的?;谛∨笥训娜松戆踩腋鶕麄兊哪挲g特點,設計了這個活動,讓他們去了解一些交通規(guī)則和懂得如何避讓車輛的常識還是非常有必要的;使他們從小樹立“安全第一,生命最寶貴”的思想。
活動目標 1、能了解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識,學會安全地行走在公路上。 2、看懂簡單的交通警示標記,遵守交通規(guī)則,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
3、從小樹立“安全第一,生命最寶貴”的思想。 4、在活動中培養(yǎng)小朋友們的交往能力,發(fā)展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懂得基本的交通規(guī)則,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爭取家長配合,事先請家長到校開過關于交通安全的家長座談會,家長在家對子女進行過一定的交通知識灌輸。
2、活動前播放交警叔叔在做交通指示的示范動作視頻。指揮棒若干、簡單的交通指示標記(厚紙板畫好)。
活動過程 一、小朋友們在教師帶隊下列隊來到籃球場上,在老師口令中做準備活動(伸手、彎腰、踢腿)。 二、“小交警”們在事先擺好的交通指示標記旁拿著指揮棒練習著各自指定的手勢。
(“小交警”是老師活動前選出來并簡單培訓過的,強調拿指揮棒時注意安全,不能隨意亂舞、亂丟。) 三、小朋友們分成小組以開車形式走在“公路”邊上。
(每組第一個做著開車狀,是小司機,后面一個接著一個牽著衣尾。)邊走邊唱《上學歌》,公路上站著做各種手勢的“小交警”。
“停車”:第一個小朋友(即小司機)停住,后面的小朋友跟著停下來。 “急轉彎”:小司機照著手勢放慢速度,隊伍跟著轉彎。
“下坡”:小司機身體靠后,腳做剎車狀,放慢速度。 … 教師在旁邊不停地變換交通指示標記,“小交警”們認真模仿動作,“小司機”們警惕地開著車。
四、小朋友們自主游戲:爭當“小交警” 以小組形式,輪流做簡單的指揮手勢,其他沒輪到的配合手勢完成動作,小朋友興趣不減。 五、活動結束,放松。
在老師口號下開火車慢走回教室。 六、活動延伸:互相說一說自己應該怎樣在公路上行走,互相提醒、補充,自由訴說,然后用筆畫一畫簡單的交通指示標記。
教學反思 這是我有機會到學前班去代上的一節(jié)活動課。平時學校都沒有專業(yè)的學前教育教師,任教的是在校外聘請的非專業(yè)老師,可想而知小朋友們接受的教育不是系統、全面的;而關于衛(wèi)生、健康、安全的教育更是少之又少,平時老師只是起到了一個監(jiān)管作用而已。
所以我上這節(jié)課是較有針對性的。首先,在這個活動過程中,我只是一個主導者、組織者。
活動之前我在班里和小朋友們進行了談話,談話過程中我給他們營造了一個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使他們很快就和我親近起來,大多小朋友是很活潑、大膽的,所以我很快就獲得了他們的信任,并且能很快為活動做好了準備,比如讓他們自我推薦當小交警、當小司機,并自發(fā)組合好隊伍;這個環(huán)節(jié)進展順利是我預料之外的,也許他們原先的跟班教師采取的活動方式攻我所設計的有很大不同吧,我事先了解到的情況是由于學前班人數太多(五十幾人),有時集隊都很麻煩,更何況搞活動呢! 其次,在活動過程中我只是充當一個“旁觀者”的角色。皮亞杰說過:“在游戲中,兒童自我主宰世界”,可見,游戲是小朋友最自由最能充分發(fā)揮兒童的主觀能支性的活動。
比如他們在商量哪個小交警站哪個位置,哪個隊伍的“汽車”先開走,都由他們自己決定的。我只是在旁邊偶爾提醒一下,或對哪個小組做得好的及時進行表揚,刺激每個小組都按規(guī)則去做好,形成了一種小小的競爭,并給予每個小組適當的、積極地評價,小朋友們在活動中體現出了合作、快樂的情景。
最后,體現了孩子們在活動中樂于交往、樂于表現的能力。其實我們在參與兒童的活動中要時時做個有心人,及時發(fā)現每個孩子的閃亮點,并快速反映出來。
比如在“開車”的過程中,有個男孩就一直躍躍欲試要當小司機,但他沒說出來,我發(fā)現了,忙叫他出來,和藹地問他有什么想法,他說他當司機會更好,我就爭取他們小組成員的意見,在得到同意后,他果然非常認真地去當小司機,還得到了大伙的認可,看見他臉上快樂的笑容,一種童心的快樂感讓我油然而生,由此我從中受到啟發(fā),及時調整活動設計中的原來是一個組一個小司機的方案,變成讓他們小組里面輪流來當司機,這樣每個小朋友都有了體驗,在這個過程中還使他們的語言交流多了起來,在交往中更好地發(fā)展了語言,也使本次活動的主題得到了升華,小朋友們不僅認識到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性,還基本上知道自己的生命是可貴的,所以在上下學時能時刻提醒自己注意行走的安全。 不足的地方是在活動中未能照顧到全面,活動設計的部分環(huán)節(jié)有待改進,比如小交警是固定的幾個,做的動作也不是很多,容易產生厭煩感,如果再上這節(jié)課我會讓小朋友們也輪流來當小交警。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1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