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上國外購物網站買東西。畢竟做為個人來講跨境消費是非常不方便的。但是我會通過信用卡購買一些服務類的產品,像虛擬服務器、域名、正版軟件等。大概算是有一點國外網站的消費經歷
我研究了美國 TOP 10 的線上購物網站,類型上大概分三種:
綜合類
像 Amazon, Ebay 這種屬于綜合類的線上購物網站,大部分的人會上這樣的網站購物,因為商品種類齊全,覆蓋面廣。而且這類網站通常都是電商的先驅,用戶早就行成了消費習慣。所以它們能占市場的很大份額
垂直類
一般是某個特定商品分類領域,或者比較小眾的網站。例如:Newegg - 消費電子、Esty -?手工藝、Sears - 工具/器具、ModCloth - 非主流女裝、Rockler - 木工五金。這類網站的特點就是目標用戶比較小眾,網站的設計風格也非常個性化。newegg 是數(shù)碼極客風,Esty 是小清新路線,Sears 是實用主義,ModCloth 是潮流與時尚,Rockler 是匠人。每個網站都有它特定的氣質。Rockler 比較有代表性,在國內很難想像有買五金制品的網站,在?Rockler 甚至可以買到木頭原材料,估計是因為國外人工成本高,很多家庭常用的東西都是自己做,所以才存在這種小眾類目購物網站
渠道類
這個分類可能國人沒啥概念,渠道就表示線上、線下百貨零售等。Walmart(沃爾瑪)、Best Buy(百思買)、Target(塔吉特)。這其中數(shù)沃爾瑪最典型,沃爾瑪是一家美國的跨國零售企業(yè),一個典型的家族企業(yè)。已經連續(xù) N年在「財富世界500強」排名第一。可以說是美國零售企業(yè)的鼻祖了。這類網站的特點就是它們的線下零售渠道非常成熟,沃爾瑪全球員工就超過兩百萬,線上對于它們來說只是多了一種銷售途徑。線上的銷售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品牌影響力來推廣
推薦少
國外網站上推薦相關的內容比較少,頂多會有一個 you may like 的推薦商品模塊,推薦的東西比較少而且通常在不顯眼的地方。其實本來就應該如此,所謂的推薦、個性化應該是建立在尊重用戶原始的購買目的之上的點睛之筆。比如我買了個 iPhone 電池,網站推薦給我一個螺絲刀我就會覺得很貼心,反之就不行
再比如有人攢錢買個蘋果筆記本,那在一段時間內就別再給人家推薦筆記本類的商品了嘛。大多數(shù)情況這種推薦是毫無意義的。大家整天在吹人工智能、大數(shù)據(jù)推薦什么的。但是這個簡單的邏輯都做不到那人工智能就變成了人工智障了嗎
支付方式
國外網站一般就提供兩種支付方式:信用卡、PayPal。像 Apple Pay, Android Pay 什么的都是非主流。除非有對中國的業(yè)務才有可能提供支付寶這種支付方式。國內的移動端支付方式可以說是碾壓性的優(yōu)勢,大家會覺得國外的支付方式簡直就是停留在原始社會
促銷方式
國外的購物網站促銷都比較單一,不像國內有各種的玩法。一般來說有三種:
優(yōu)惠碼?(Gift code):通常用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類似國內的店慶一樣。優(yōu)惠碼在一段時間內所有用戶通用,比如使用?happy2018?就能獲得 80% off 的優(yōu)惠
禮品卡?(Gift card) :類似于購物網站的虛擬貨幣。這個就有點意思了,很多外國人會直接送親戚朋友禮品卡而不是實物。他們會認為大家的需求不一樣,我給你買的東西你不一定喜歡,還不如直接送張購物卡,你愛買啥買啥,你高興我也不發(fā)愁送啥
黑五大促?(Black friday):黑五的促銷一般都是實打實的打折甚至半價,不玩虛的,用國內的標語就是:*在黑五那天你買不到吃虧,買不了上當,明碼標價,老外誠不欺我*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56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