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自大年初一正式上映以來,周星馳 執(zhí)導的電影《美人魚》便掀起了一輪又一輪話題熱潮。該片中有這樣一個橋段:一位日本女性用一條小魚做測驗。魚兒在聲吶的震動下,瞬間器官破裂,分崩離析。聲吶真的有那么厲害嗎?
真相:聲吶最初是指軍事上用于探測以潛艇等水中目標為主的主動或被動探測設備。如今,人們把各類利用聲波的水中探測設備都稱為聲吶。聲吶的工作頻率一般從百赫茲到十幾兆赫茲,包括聲波和超聲波,但不包括次聲波。超聲波聲吶投放于海洋,能起到檢測作用,殺傷力并不大。電影中的聲吶是超大功率的次聲波聲吶,其威力達到了武器級別。某些頻率的次聲波和人體器官固有頻率相近,會產(chǎn)生共振,導致器官變形、移位甚至破裂,危險時可致人死亡。但目前現(xiàn)實中還不存在次聲波武器,其原因是,很難產(chǎn)生高能量的次聲波,而且軍用效果不佳。 有人擔心,聲吶會影響一些靠聲波辨別方向的海洋生物。從理論上分析,高強度的聲波確實會損傷生物的聽覺器官。因此,現(xiàn)代的高功率低頻聲吶都有一個防止傷害海洋生物(主要是鯨類)的設計,即在剛開始工作時,先用較小功率發(fā)射,生物在感覺到不適時會遠離,然后再發(fā)射高功率聲吶,這樣就不會傷害海洋生物。
請到「后臺-用戶-個人資料」中填寫個人說明。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48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