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名稱
風變編程-“從0入門人工智能python”體驗課
8.9元購買為期6天的體驗課,國慶期間報名(公眾號內(nèi))且完課的用戶退體驗課學費。
目的:保證用戶高學習完成度,間接提高長線高付費課程的有效轉化。
1.入口引導:
(1)朋友圈廣告及微信公眾號搜索“python”(高排名)可向公眾號導流。
(2)用戶自傳播/分享。
2.課程包裝:
(1)精準定位:適合剛剛/即將畢業(yè)、升職加薪受阻、不滿意目前工作的三類人群,準確覆蓋對課程有需要的人群,但實際范圍界定較為寬泛,降低課程門檻。
(2)教研團隊:強**研團隊的工作年限、任職單位和核心優(yōu)勢,間接說明課程的專業(yè)性和含金量。
(3)教學特色:交互式課堂+在線作業(yè)實操+老師跟蹤輔導答疑,符合0基礎用戶的學習訴求,具備科學性。
(4)報名福利:專屬助教+精編學習資料+共學社群,具備一定吸引力。
(5)限時限量優(yōu)惠:原價156元課程現(xiàn)價8.9元,今日僅限100個名額,強調(diào)稀缺感和緊迫性,讓用戶有撿便宜的感覺。
3.頁面設計及參與引導:
——頁面設計:
(1)強調(diào)課程價值和學習收獲。量化表示完成課程后能夠掌握的學習技能和基礎方法,符合用戶心理預期。
(2)突出市場普遍好評。節(jié)選往期學員的文字評價,體現(xiàn)課程的真實性和優(yōu)質質量。(重點文字劃紅線)
(3)對比凸顯高投入產(chǎn)出比。包括自學看書/視頻、線下課程兩種方式在時間和金錢成本上與體驗課的對比,來強化高性價比的概念。
(4)色調(diào)選用藍白主調(diào),科技感十足,冷色調(diào)不浮躁,更符合學習的嚴肅嚴謹性質。
——活動參與引導:
(1)首次關注公眾號后,可在2日內(nèi)收到多輪報名推薦相關信息,包括體驗課推薦、猶豫勸導、猶豫原因詢問和再次強調(diào)優(yōu)惠力度,對應配備詳細的鏈接介紹,提高用戶關注公眾號到選擇購買體驗課的轉化率。
(2)付費8.9元成功購買體驗課后,課程老師通知至個人:國慶期間學完全額退體驗課學費,提升用戶從報名-完成學習的過程轉化。未在報名前同步活動,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無效報名占比(沖著免費而不是學習來的用戶)。
(3)報名成功后先添加老師個人微信號,有利于精準用戶的人脈維護,同時在私聊中解決課程過程中的答疑等細節(jié)問題。(學習過程中老師多次私聊催促進度并詢問反饋)
——高付費課程引導:
(1)體驗課學習過程中,持續(xù)在講課內(nèi)容里包裝學習python課程的重要性,每天循序漸進的灌輸該技能的長線價值,為后期高付費課程轉化做鋪墊。
(2)在課程報名同時,即告知有高付費課程的存在;課程中期開始通過群內(nèi)老師和“用戶”對話的方式引導高付費課程的優(yōu)惠可能性,進而確認“內(nèi)部申請”拿到限時限量的單人700元優(yōu)惠名額(原價1998元),刺激群內(nèi)用戶向高付費用戶轉化。
(3)開展錦鯉活動,針對報名高付費課程的所有用戶,抽取1名幸運兒,送出免學費大禮,帶來了高付費課程報名過程的趣味性,間接提高用戶參與可能性。
(4)報名高付費課程的用戶可領取學習大禮包,包括python一鍵安裝包、爬蟲趣味代碼、python學習思維導圖等,是準備長期深入研究python用戶的剛需,提供了高付費課程報名的附加價值。
(5)群內(nèi)通過“用戶”互動,營造較為濃郁的報名氛圍,報名時段相對分散,確保盡可能覆蓋多種轉化場景的可能性。
1.活動細節(jié):
(1)微信搜索“python”公眾號結果的前5屏中,包括python小課、python訓練營、python天天學、python學習營、嗨python、樂學python等超過6個名稱、頭像、介紹不同但鏈接、按鈕一致的風變編程旗下python學習公眾號,盡可能覆蓋自然用戶,并提高繼續(xù)關注可能性。
(2)在微信搜索“python”公眾號結果的前5屏中,具備體驗課學習的平臺共有兩家,風變編程和python學習聯(lián)盟,課程內(nèi)容相似,后者課程價格9.9元高于風變8.9元,對于無品牌認知且存在比較的用戶,選擇低價格的風變編程課程可能性更大。
(3)添加完老師個人微信號并加群后,還需進行初始階段的課程激活操作(聽課及交互20min)。其中包括用戶基本條件的調(diào)查問卷填寫,有助于后期課程安排更有針對性。
(4)課程老師通過每日修改微信群名(如:第n關晚20點前完成有獎勵)老師本人備注(如:通關退學費),來實現(xiàn)每日核心任務的一句話傳達,即實現(xiàn)了高效信息同步,又讓整體課程看起來更加系統(tǒng)化。
2.課程細節(jié):
(1)課程內(nèi)容設置為游戲闖關,完成一關方可進入下一步,具備趣味性,提高用戶參與度和好奇心。
(2)早中晚全天候課程覆蓋,早8:40是關于文章閱讀的認知課,下午16:30的下午茶分享是根據(jù)微信群內(nèi)人群特征所定制的知識點/案例介紹,晚20:30進行當日知識點回顧及課程價值闡述,而非集中講課時間,則由用戶自行完成闖關任務。整個時間軸較為充實飽滿,保證用戶學習成體系,節(jié)奏不斷檔。
(3)靈活根據(jù)體驗課初期激活課中的調(diào)查問卷設立課程方向。如:學習原因源于興趣愛好,則更多突出python巧妙趣味的用法;學習人群更多集中換工作,則強調(diào)該行業(yè)面試時的注意事項等。
(4)每日作業(yè)任務完成后可分享,分享頁面顯示總代碼行數(shù),并附帶報名入口,實現(xiàn)了活動過程中的二次傳播。
(5)針對課程每日作業(yè),無論是完成頁分享還是等待求助,均可進行包括分享人頭像、名字和頁面分享,在滿足用戶個人IP塑造的同時,幫助python課程進行了品牌傳播。
(6)每天完成作業(yè)的同學可在此日獲得獎勵(獨家整理的學習資料),有利于提高購課用戶的持續(xù)關注度。
1.活動邏輯
(1)用戶完成學習作業(yè)任務后的分享頁面,可在代碼行數(shù)的基礎上增加行業(yè)百分比(如:代碼行數(shù)高于45%用戶)及對應等級階段(如:端茶倒水的兼職pythoner)進一步突出趣味性,提升頁面分享-打開的有效轉化。
(2)課程在推薦好友部分做的工作較少,比較弱化推薦邏輯。雖然不作為裂變活動來運營,但至少可增加推薦好友的浮動圖標入口,點擊后生成分享海報,來提升單用戶潛在價值。
2.課程設計
(1)整體課程的學習計劃(在報名頁面體現(xiàn))和分日進度(老師每天在群內(nèi)同步)相對較為分散,可在一個鏈接下統(tǒng)一所有的課程內(nèi)容,每完成一項標灰,幫助用戶掌握學習節(jié)奏。
(2)課程群內(nèi)規(guī)則不夠明確,出現(xiàn)多次老師講課過程被其他問題打斷和砍價廣告貼問題??稍诮ㄈ撼跗诿鞔_禁言時間段和發(fā)廣告處理手段等群規(guī),即規(guī)范學習社群管理,又幫助其余用戶減輕學習干擾項。
(3)高付費課程的轉化一次性實現(xiàn)較為困難。如果前期課程研發(fā)成本可接受的情況下,可將高付費課程拆分為小額付費課程(如:價格在200元左右),引導用戶逐步在經(jīng)過一輪輪實踐學習后繼續(xù)選擇購買課程,來間接提高總課程收益。
1.高付費課程的轉化,營造氛圍很重要,不要讓想要/猶豫學習的用戶顯得孤立,盡可能做到用戶直觀感知是:隨大流。
2.體驗課完課返學費,對于猶豫現(xiàn)金成本是否投入的用戶很有用,是個可以多場景復用的解決方案。
3.付費課程的提前調(diào)研很關鍵,有助于針對性分班、培訓方向以及高付費課程購買的引導方式,更加精準有效。
請到「后臺-用戶-個人資料」中填寫個人說明。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50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