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qū)別:一 從時間上看,會計科目是在經濟活動發(fā)生之前,實現(xiàn)對如何反應會計對象具體內容做出的分類規(guī)范;而賬戶則是在經濟活動發(fā)生以后對其做出的分類記錄。
二 從分類上看,會計科目主要按經濟內容分類,而賬戶在經濟內容分類的基礎上還可以按用途和結構分類。三 從設置上看,會計科目是由國家有關部門統(tǒng)一規(guī)定的,具有統(tǒng)一性;而賬戶則是企業(yè),事業(yè),行政等單位根據會計科目的規(guī)定和管理的需要在賬簿中開設的,具有相對的靈活性。
聯(lián)系:一 分類對象同一,因而它們反映的經濟內容是一致的。二 設置原則一致,會計科目一經制定,賬戶設置就必須遵循會計科目所做的規(guī)范。
賬戶是根據會計科目設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結構,用于分類反映會計要素增減變動情況及其結果的載體。
會計科目與賬戶的區(qū)別: 1.會計科目僅僅是賬戶的名稱,不存在結構;而賬戶則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結構。 2.會計科目僅說明反映的經濟內容是什么,而賬戶不僅說明反映的經濟內容是什么,而且系統(tǒng)反映和控制其增減變化及結余情況。
3.會計科目的作用主要是為了開設賬戶、填憑證所運用;而賬戶的作用主要是提供某一具體會計對象的會計資料,為編制會計報表所運用。比如銀行存款是會計科目,銀行存款賬就是賬戶.。
(一)會計科目的定義會計科目——是對于會計對象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核算的標志或項目,是賬戶的名稱。
(二)設置會計科目的意義設置會計科目就是根據會計對象的具體內容和經濟管理的要求,事先規(guī)定分類核算的項目或標志的一種專門方法。設置會計科目,需要將會計對象中具體內容相同的歸為一類,設立一個會計科目,凡是具備這類信息特征的經濟業(yè)務,都應該在這個科目下進行核算。
設置會計科目時,要為每一個具體的類別規(guī)定一個科目名稱,并且限定在該科目名稱下包括的內容,例如“庫存現(xiàn)金”“銀行存款”科目。 會計科目是設置賬戶、賬務處理所遵循的規(guī)則和依據,是正確組織會計核算的一個重要條件。
設置會計科目時,應遵循以下幾項原則:(一)必須結合會計對象的特點,全面反映會計對象的內容結合會計對象的特點是指除了各行各業(yè)有共性的會計科目外,還應根據各行各業(yè)會計對象的特點,設置相應的會計科目。如:工業(yè)企業(yè)必須設“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科目。
全面:指內容上不能有遺漏(二)既要滿足對外報告的要求,又要符合內部經營管理的需要設置科目時,要兼顧對外報告和企業(yè)內部經營管理要求。例如:為了反映企業(yè)實收資本情況,可以設置“實收資本”賬戶,為了反映企業(yè)債務情況,可以設“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應付賬款”。
可以根據管理需要設置總賬和明細賬。(三)要將統(tǒng)一性和靈活性結合起來統(tǒng)一性:就是根據《企業(yè)會計制度》的要求,對一些主要會計科目的設置進行統(tǒng)一規(guī)定,對于核算標準、口徑都要一致。
靈活性:在能夠提供統(tǒng)一核算指標的前提下,各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具體情況,對統(tǒng)一規(guī)定的會計科目作必要的調整,設置或增補會計科目。主要是防止兩種傾向:過簡或過繁(四)要簡明、適用,通俗易懂(五)既要適應經濟發(fā)展的需要,又要保持相對穩(wěn)定如:隨著商業(yè)信用的發(fā)展,設“預收賬款”“預付賬款”“無形資產”等科目, 同時科目的設置又要保持相對穩(wěn)定,以便不同時期的指標具有可比性。
(一)會計科目按其反映的經濟內容分類,可分為:1、資產類科目:資產類科目按其反映的經濟內容再進一步細分,又可分為反映流動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其他資產的科目。其中反映流動資產的科目主要有“庫存現(xiàn)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原材料”和“庫存商品”等科目。
2、負債類科目:負債類科目按其反映的經濟內容再進一步細分,又可分為反映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的科目。其中流動負債類科目主要有“短期借款”、“應付賬款”、“應付利潤”,“應付利息”等;長期負債類科目主要有“長期借款”、“應付債券”等。
3、所有者權益科目: 所有者權益類科目按其反映的經濟內容再進一步細分,主要有“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本年利潤”和“利潤分配”等科目。4、成本類科目:成本類科目主要有“生產成本”和“制造費用”科目。
5、損益類科目:損益類科目按其反映的經濟內容再進一步細分,又可分為反映收入和費用的科目。損益類科目主要有“主營業(yè)務收入”、“主營業(yè)務成本”、“其他業(yè)務收入”、“其他業(yè)務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
(二)會計科目按提供指標的詳細程度不同,可分為:1、總分類科目(一級科目、總賬科目):對會計對象的具體內容進行總括分類,提供總括的核算指標,由財政部或主管部門設置。2、二級科目 (為避免在總分類科目下設太多的明細科目,可在總科目和明細科目之間設二級科目。
二級科目提供的指標比總賬詳細、比明細賬具體)3、明細分類科目(三級科目、明細科目)對總分類科目所包含的內容作進一步分類,以提供詳細具體的核算指標。一般由企業(yè)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自行設置。
會計賬戶與科目的關系
(一)聯(lián)系:
1、賬戶是根據會計科目設置,會計科目是賬戶的名稱。
2、二者開設的目的一致,都是為了對經濟業(yè)務進行分類、整理,以提供管理所需要的會計信息。
3、二者的內容相同。
(二)區(qū)別:
1、會計科目和賬戶的具體作用不同
會計科目的具體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將會計對象的具體內容分為若干個相對獨立的項目,而賬戶則是在會計科目的基礎上,再賦予一定的結構,能指明記賬的方向,以核算各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動和余額。
2、會計科目和賬戶制定或設置的方法不同
會計科目由國家統(tǒng)一制定,是會計制度的組成部分。而賬戶則是由各單位根據會計科目的要求,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開設的。實際工作中,先有會計科目,后有賬戶。
設置會計科目時,應遵循以下幾項原則:
(一)必須結合會計對象的特點,全面反映會計對象的內容
結合會計對象的特點是指除了各行各業(yè)有共性的會計科目外,還應根據各行各業(yè)會計對象的特點,設置相應的會計科目。如:工業(yè)企業(yè)必須設“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科目。 全面:指內容上不能有遺漏
(二)既要滿足對外報告的要求,又要符合內部經營管理的需要
設置科目時,要兼顧對外報告和企業(yè)內部經營管理要求。例如:為了反映企業(yè)實收資本情況,可以設置“實收資本”賬戶,為了反映企業(yè)債務情況,可以設“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應付賬款”??梢愿鶕芾硇枰O置總賬和明細賬。
(三)要將統(tǒng)一性和靈活性結合起來
統(tǒng)一性:就是根據《企業(yè)會計制度》的要求,對一些主要會計科目的設置進行統(tǒng)一規(guī)定,對于核算標準、口徑都要一致。
靈活性:在能夠提供統(tǒng)一核算指標的前提下,各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具體情況,對統(tǒng)一規(guī)定的會計科目作必要的調整,設置或增補會計科目。
主要是防止兩種傾向:過簡或過繁
(四)要簡明、適用,通俗易懂
(五)既要適應經濟發(fā)展的需要,又要保持相對穩(wěn)定
會計科目和賬戶所反映的會計對象的具體內容是相同的,兩者口徑一致,性質相同,都是體現(xiàn)對會計要素具體內容的分類。
會計科目是賬戶的名稱,是設置賬戶的依據;賬戶是根據會計科目設置的,是會計科目的具體運用。沒有會計科目,賬戶便失去了設置的依據;沒有賬戶,會計科目就無法發(fā)揮作用。
因為會計科目的性質決定了賬戶的性質,會計科目和賬戶對會計對象的經濟內容分類的方法和分類的用途及分類的結果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實際工作中,賬戶和會計科目這兩個概念已不加嚴格區(qū)別,往往是互相通用。
一、概念
1、會計對象是指會計所核算和監(jiān)督的內容。凡是特定主體能夠以貨幣表現(xiàn)的經濟活動(通常又稱為價值運動或資金運動),都是會計的對象。(對會計對象的基本分類稱為會計要素,分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六大要素)
2、會計科目是指對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核算的項目。
3、賬戶是根據會計科目設置的,用于分類反映會計要素增減變動情況及其結果的載體。
二、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
對會計對象進行的基本分類是六大會計要素,是會計核算對象的具體化。對每一個會計要素所反映的具體內容進一步分類就是設置會計科目。根據會計科目設置賬戶。會計科目與賬戶名稱相同,反映的內容相同、性質相同,分類一致。
三、區(qū)別
1、設置會計科目是對會計要素進行細化,對每一個會計要素所反映的具體內容進一步分門別類的劃分。
2、會計科目與賬戶的區(qū)別
(1)會計科目僅僅是賬戶的名稱,不存在結構;而賬戶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結構。
(2)會計科目僅說明反映的內容是什么,而賬戶不僅說明反映的內容是什么,而且是系統(tǒng)反映和控制其增減變化及結余情況的工具。
(3)會計科目的作用主要是為了開設賬戶,填制憑證所運用,而賬戶的作用主要是提供茉一具體會計對象的會計資料,為編制財務報表所運用。
會計科目和會計賬戶之間的關系:會計科目與賬戶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
1、聯(lián)系
會計科目和賬戶都是按照經濟內容設置的。賬戶是根據會計科目開設的,具有一定的結構,是用來系統(tǒng)、連續(xù)地記載各項經濟業(yè)務的一種手段。會計科目決定了賬戶核算和控制的經濟內容,是賬戶的名稱;賬戶是會計科目的具體運用,會計科目所反映的經濟內容就是賬戶所要登記的內容。
2、區(qū)別:
(1)區(qū)別在于會計科目只是對會計要素具體內容的分類,本身沒有結構;
(2)賬戶則有相應的結構,具體反映資金運動狀況。因此賬戶比會計科目分類更為明細,內容更為豐富。
(3)沒有會計科目,就無法將會計對象進行科學的分類;沒有賬戶則無法記錄和積累會計核算的資料。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2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