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癥疾病因目前病因不明,尚無有效藥物治療。
故臨床上對此疾病的治療是通過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心理治療及康復治療結合的綜合治療方法。其中康復治療對減輕孤獨癥癥狀,提高患兒的各項能力,改善疾病的預后有重要的作用,是治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孤獨癥患兒的康復治療主要有以下幾個部分。 感知覺訓練,主要通過一些卡片、樂器等道具訓練患兒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
運動系統訓練,主要是訓練患兒進行移動、行走、跑、跳、拋、踢等粗大運動能力以及擺弄物品,手眼協調,握筆寫畫使用工具的精細運動能力。語言功能訓練,主要訓練患兒的發(fā)音及構音語,語言表達及非語言表達能力等。
認知功能訓練,訓練患兒對客觀物體的認知,如認出物品的顏色、形狀、質地、紋理等。社交功能訓練,教會患兒一些基本的社交禮儀,鼓勵患兒參加社交及團體活動。
自理能力訓練,訓練患兒獨立完成吃飯、穿衣、洗澡、如廁,自理自己的生活。情緒行為管理訓練,訓練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讓孩子學會以正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糾正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
每個孤獨癥兒童的病情輕重不同,對孩子的訓練應有所側重,設立切合孩子的訓練目標。建議家長帶孩子至專業(yè)機構由特教老師為孩子制定一套康復訓練計劃。
孤獨癥又稱自閉癥或孤獨性障礙等,是廣泛性發(fā)育障礙的代表性疾病,起病于兒童早期,臨床上也叫做兒童孤獨癥。
孤獨癥患者的臨床表現個體差異較大,主要的癥狀表現有:呼之不應;興趣狹窄;行為刻板、怪異;動作重復;興趣特殊等。孤獨癥的治療方法有很多,臨臨床上根據患者的個體差異,制定康復目標,對患者進行精準康復。
常用的康復訓練方法有:語言訓練、社交溝通訓練、作業(yè)訓練、行為矯正訓練、游戲訓練、互動訓練。另外還會對患者家長進行培訓,如社交故事等一些訓練方法。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兩句話 不僅僅適合于正常兒童,同時也適合于患有孤獨癥的兒童。
對有發(fā) 育障礙的兒童,健康教育的最佳方法應該是相關的醫(yī)療機構、教育 訓練機構及家庭的有機相結合模式,也就是父母要在專業(yè)機構人員 的指導下實實在在地學習訓練方法、技巧,并且將所學的培訓理論 及實踐落實應用在孩子身上。 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 也是可以為家庭節(jié)約勞動力和經費支出。
孩子是家長的未來和希望。在得知孩子被確診為孤獨癥時,家長們在精神上受到的打擊是極其沉重的。
面對一個精神和智力都存 在嚴重問題的孩子,絕大多數家長的反應是震驚、迷茫、恐懼和憂慮。 還有的家長產生了內疚或對其他家庭成員的責備,認為自己或他人 對孩子的病癥負有責任。
這些都是正常的反應。 應該說,后來的家庭是幸運的,因為在你們的前面已經走過了 一大批的家長,他們通過自己的親身體會,總結出了一些康復的辦法, 并且拿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也就是說,前面的家長為后來的家長 鋪墊出了一條康復的道路,他們?yōu)楹⒆拥目祻透冻隽似D苦的勞動, 他們現在仍然在不斷地探索和總結。
孤獨癥兒童終生良性發(fā)展的第 一保證環(huán)節(jié)就是家長能夠隨時有效地矯正他們的行為偏差,給予適 當刺激和有效的交往機會,也包括向他所生活居住地區(qū)解釋他的一 切,爭取社會最大限度的理解和幫助、寬容和接納。家庭康復力度的大小直接影響孩子的康復效果,把康復的知識 技巧教給家長,強化家庭教育的效果,從而提高孩子的康復率及生 活質量,也是舉辦家長培訓的主要目的。
一個孩子能否康復,不僅 關系到他本人以后能否減輕社會負擔,這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 現在的家長和孩子都很幸運,最起碼有一群醫(yī)生、老師和康復機構 在為家長和孩子服務,培訓家長是為了讓家長更加認識和了解自己 的孩子,讓家長學到系統的訓練技能、技巧。
孩子康復的路走起來那么艱難,許多家長都會覺得難,但是孩子是家長的,是社會的, 家長對孩子進行康復再難也要堅持。那畢竟是一個生命,關系到家庭、社會。
事實上,家長只要有愛心、細心、耐心、責任心這四“心”, 孩子的康復就有希望。孩子的康復不單是腦康復,語言康復,宗旨 是全方位即德智體全面康復,而康復訓練的最終效果各不相同。
家 長付出的時間和精力直接影響康復的效果。孩子不斷康復的同時, 家長的心理也在不斷地凈化,不斷充實。
當你看到自己的小孩不斷 康復,是因為家長的介人和努力得到的,那種快樂和滿足的感覺便 會在你的心底油然而生,這是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的。 康復培訓中心對家長的要求: (1)接受事實,勇于面對 當孩子被確診為孤獨癥后,大部分家長的反應是震驚、恐懼、憂慮,甚至是無奈、無助、痛苦絕望。
面對一個精神問題和智力發(fā) 育遲緩的孩子,面對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家長有不同的態(tài)度。 歸結為以下5種。
第一種:孩子的母親、家中的老人整天以淚洗面,不敢把孩子 的真實情況告訴家中的親戚及朋友、同事,有的家長甚至產生悲觀 厭世,詛咒命運不公。 第二種:家長認為孤獨癥是一種終身殘疾,根本沒有辦法治愈,分洽療七分養(yǎng)。
干脆放棄而再生一個,或把孩子寄養(yǎng)在親戚家中,幾個月不見孩子 一面,不聞不問,任其隨意發(fā)展。 第三種:父母相互埋怨、責怪,認為全是對方的責任,最后導 致家庭破裂、夫妻離異,雙方誰也不管孩子,把孩子扔給年邁的雙親, 父母又重新組成家庭,使孩子變得更加孤獨、可憐。
第四種家庭:認為孩子太可憐,太不幸了,父母及全家傾其所 有來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不管合理與不合理,把孩子供養(yǎng)起來, 百般呵護照顧,只要孩子快樂、高興即可。 第五種家庭:父母認為既然是一種疾病,就有辦法來醫(yī)治,父 母不惜花錢,花時間,帶著孩子走上了漫長的求醫(yī)問藥之路。
跑遍 了國內的多家醫(yī)院,甚至是走進深山老林,尋找偏方、草藥、針灸、按摩、氣功等,期待奇跡發(fā)生。經過初期的打擊之后,家長慢慢認 識到孩子要靠自己艱苦努力來養(yǎng)育,家庭靠自己的信心和努力來維 持。
作為家長要勇敢接受事實,全面接納孩子,不斷了解孩子發(fā)育 落后的有關知識,了解的知識越多就會越有辦法,就會更有信心。 家長之間的相互交流也會有助于情緒調整,以增加信心。
客觀全面 的觀察分析,欣賞孩子的每一點,哪怕是極其細微的進步。 (2)正確認識孩子的發(fā)展,樹立信心,長期堅持 在這個世界上唯有家長最了解自己的孩子,這是任何心理測量工具、任何評估手段和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
家長絕不能把幫助孩 子的責任推給某一個機構或某一位老師,甚至是保姆、長輩,任何 人的感情都無法替代父母的感情。孤獨癥孩子缺乏社會交往能力, 語言發(fā)育遲緩和奇特的行為,嚴重影響其生活技能。
他們的進步是 緩慢的,甚至在某一段時間、某些方面可能會出現停滯或倒退現象。 因此,作為家長應該認識孩子的教育訓練是一個復雜而又艱難的歷 程,應該做好長期堅持的思想準備,積極與醫(yī)生、老師配合,進行 多方面的治療和教育訓練,以促進孩子康復。
樹立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 是做好照管、教育。
1、藝術康復訓練法:藝術康復訓練法即一般所謂的繪畫治療。
其目的是是藉著繪畫及其創(chuàng)造性的自由表現活動將潛意識內壓抑的感情與沖突呈現出來,并且從繪畫過程中獲得抒解與滿足,而達到診斷與治療的效果。 2、行為康復訓練法:行為康復訓練法是自閉癥教育治療中最常被采用且有效的方法。
其乃是應用個體自發(fā)性的反應行為,及所謂的操作制約,來改善與去除自閉癥狀與不適應行為或者形成適應行為與日常生活自理及專業(yè)技能。 3、音樂康復訓練法:音樂康復訓練法可分為團體治療與個別治療;主要的治療工具為大鼓和銅鈸,讓自閉癥兒童即興、自由的敲打以達到自我宣泄、解放及自我表現的目的。
音樂治療可協助自閉者集中注意力、培養(yǎng)想像力、穩(wěn)定情緒、促進社會化與語言互動、發(fā)展新的休息技能與新的興趣。
1、藝術康復訓練法:藝術康復訓練法即一般所謂的繪畫治療。
其目的是是藉著繪畫及其創(chuàng)造性的自由表現活動將潛意識內壓抑的感情與沖突呈現出來,并且從繪畫過程中獲得抒解與滿足,而達到診斷與治療的效果。 2、行為康復訓練法:行為康復訓練法是自閉癥教育治療中最常被采用且有效的方法。
其乃是應用個體自發(fā)性的反應行為,及所謂的操作制約,來改善與去除自閉癥狀與不適應行為或者形成適應行為與日常生活自理及專業(yè)技能。 3、音樂康復訓練法:音樂康復訓練法可分為團體治療與個別治療;主要的治療工具為大鼓和銅鈸,讓自閉癥兒童即興、自由的敲打以達到自我宣泄、解放及自我表現的目的。
音。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40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