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是在陸面硬地上利用滑板進行滑行的一向運動,滑行是最基本的技術。
隨著地形的變化,為了能順暢的滑行,演變出很多滑行的技巧,使滑板能越過障礙物,上坡和下坡,在杠上及弧面上滑行。由此也產生了一些新的基本技術,主要是一些跳躍和平衡的滑行技巧。
1.ollie ollie是滑板特有的跳躍動作(又稱豚跳),是利用杠桿原理越過障礙的滑板基礎動作,在滑行中利用雙腳的踩板時差,將板彈起一定高度,從而躍過障礙。配合這一動作,可以增加更多的動作,使滑行更順暢,做出各種難度動作,達到任意滑行的目的。
ollie是所有滑板動作的基礎,也是必須要學好的東西。初學者做出好的ollie,將會對以后動作的練習會有很大的幫助。
1)ollie的基本站法: ollie的基本站法一般前腳平站在板的中間,后腳前腳掌點在板尾的正中間,臉朝向板前進的方向。初學者容易低頭向下看板或不看前進方向,這和初學自行車的人喜歡看著前車輪是一樣的錯誤,會使視野變小和過于緊張。
2)ollie的動作: 后腳前腳掌猛力下點板尾正中,同時身體向前上方跳躍,前腳翻腳背把板向前上方拉送出去,后腳緊跟滑板跳至空中(后腳很重要),把板拉平,兩腳前送,同時盡量團身,空中保持平衡。在ollie的整個過程中眼始終要看著板頭,但重心不要壓在前腳,要放在兩腳之間。
后腿在ollie時“收”是很重要的一個步驟。 3)練習要點: 有很多初學者在練習此動作之時,因為對摔倒的恐懼,更愿意在原地練習。
這樣對練習不利,可能只是找到向上的感覺,而沒有向前的體驗,在滑行中就很難做出好的ollie。不過原地作為體驗動作感覺是不錯的辦法。
所以更強調要先練習滑行的基本技術,滑行和基本平衡練好了,加上上下坡的練習,對滑板已能作出一定的控制,再來練習ollie,可能事半功倍了。 有些初學者在做ollie時,往往不能找到連貫的感覺,常常后腳發(fā)力,而前腳的提拉動作又來不及完成;或者前腳拼命一拉,后腳卻沒有把板踩起。
這都是正常的。要把動作聯接到連貫自如,需要一定的時間。
可以在地面上試著練習兩腳的協(xié)調,掌握好時間差,習慣成自然就好了。也可以閉上雙眼,以默想的方式來想象這一動作,反復地加深印象,也可聽些放松的音樂,相信會有所幫助。
默想的訓練方法容易實現,在滑板訓練過程中可以經常使用。 4)訓練 Ollie的訓練需要循序漸進,搞清楚動作的動力源自后腳發(fā)力踩板造成的不平衡,前腳提拉使板面又恢復平衡,同時人和板都達到躍起的目的;躍起高度隨著技術的完美會逐漸接近能力極限,不用急于求成,腿部力量和彈跳的基本練習也會大有幫助。
Ollie整個過程中人與板是接觸的,并且必須一至。當然,滑板是*雙腳完成的,所以腳與板的感覺對每位滑手至關重要。
同時科學的因人而異的訓練方式,對滑板會有重要作用。 滑板的很多令人眩目的精彩動作都是在ollie的基礎上做出的,因此Ollie又被稱為進入滑板天堂的鑰匙。
經過刻苦的練習和領悟,定會有所收獲。 2.f/s ollie 是ollie的一個延伸動作,所以練習f/s olloe之前ollie 基本功一定要先掌握好。
1.準備動作和ollie一樣 2.后腳發(fā)力點地,*扭腰的力,向前上方ollie ,轉體180,完成動作。 3.整個動作過程中要尋找ollie的感覺。
注意:練習f/s ollie容易出現以下的錯誤。 1.太*前腳帶板,把板轉180。
這樣往往轉不成180,應該盡量用上腰扭的力量,完成這個動作。 2.做動作時喜歡往自己的身后跳,這樣也是不正確的,應該往前上方做動作,質量高的f/s ollie完成動作后,落地不應該太偏離滑行路線。
3.后腳點地的力量也非常重要,點地力量太輕也轉不正180。 3.b/s ollie b/s ollie與f/s ollie不同的是內向轉體180完成動作,其要領與f/s ollie基本相同。
竅門:主要*后腳撥的力,配合向內扭腰,完成動作。前腳的作用主要是帶住板,而不應只*前腳把板轉向180。
記住b/s ollie 用上扭腰的力更為重要。 4.k/f k/f是翻的動作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動作,k/f掌握正確熟練后再練其它翻板動作就容易的多,一些滑手k/f沒掌握好就練習其它復雜的翻板動作,他們同樣會面臨這樣的問題:花很多時間練習而掌握不了這個動作,就算練會了,動作反復很大。
由此可見k/f的重要性。 1.后腳發(fā)力點地。
(注意點地的力度) 2.前腳向前甩出翻板,完成動作。 要領: 1.從準備到做動作,要果斷流暢一氣呵成。
動作中不要出停頓。 2.后腳發(fā)力的感覺和力度與ollie時相同。
3 .腳腕要放松,*小腿甩出去的力,帶動腳腕翻板(如果腳腕沒有放松,往往會出現翻板半圈的情況) 4 .當你正確熟練掌握k/f時會發(fā)現 k/f與ollie有相通的地方,這種感覺比較細微,需要慢慢體會,仔細揣摩。 50-50 grind 1) 學會ollie,并且能夠高速熟練應用 2) 找一個合適的障礙物(如矮墻或橫桿)來做50-50 3) 一定要快速滑行接近障礙物,大多數情況下要與障礙物平行滑行,也有些 人習慣與障礙物成45度角滑向障礙物 4) 上障礙物前先看好一個落點 5) 做ollie動作,跳到障礙物的落點上 6) 身體直立保持平衡 7) 找好地面落點,著地 8) 緩沖滑走,動作成功[ ㄥ滑板的基本技巧ㄨ 常規(guī)踩板技巧大搜集 1、正常姿勢(normal):即左腳在前的regular姿勢與右腳在前goofy的姿勢。
關于選板:
沸點是國內一家正規(guī)的滑板公司,沸點滑板公司旗下品牌有 BOILING ,JUSTICE ,BLACK KNIGHT,Symbolic,PEER,Spectral,WHAT'S UP-滑板雜志;
并且代理了很多個進口的滑板品牌,例如:Grind King,Thunder,Fury,Tensor,Silver,World Industries,Lamina,Rellik,Tikari,Blind,Aste。..
沸點做為國內最大的滑板公司,期下的產品很多,什么價位的都有,你也不能說他不好哈,因為像300以下的整板質量肯定不好,但300以上的還是可以的
然后dust其實就是bible,dust是bible的一個子品牌來的
400左右的話你可以買08、09、2010、2011-diy BOILING整板,BIBLE整板,MORTAM整板,CRIME整板!
也可以自己拼一套,由于都是同個級別的東西,其實簡單的來說只要不是山寨或者雜牌什么的
一般就是一分錢一分貨
有的三四百的說是組裝
其實也就是利用大家誤以為組裝就好這個空子玩的文字游戲
沒錯確實它不是出廠就是整套的
但是這些配置一樣是入門級甚至不入流的配件
所以個人建議選這樣的配置還不如選品牌整板
如果確實是品質OK的滑板公司產品的組裝的話
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求來選配件
不過這樣的價格肯定不會是三四百了
貪便宜終究會吃大虧
對于粗糙的路面,建議選擇寬一點,軟一點的輪子,如果你只是刷街代步,建議直接用刷街輪,很舒服。如果你是雙翹板,選擇軟一點的輪子吧,硬度95A最低了。刷街輪還有硬度更低的。硬度越低滑行越舒服,磨損越快。
滑板:
滑板Skateboard項目可謂是極限運動歷史的鼻祖,許多的極限運動項目均由滑板項目延伸而來。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沖浪運動演變而成的滑板運動,在而今已成為地球上最“酷”的運動。
滑板主要由板面、砂紙、支架、PU、輪子、橋端螺母、橋釘、緩沖墊、軸承等組成。不論是哪個大的零件,不要管什么品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正確的做法!記住,是適合自己,不是自己適合滑板,這會決定你的風格。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滑板?這就需要你在慢慢地積累滑板知識的同時還要進行大量的實踐。
輪子是你的滑板上不被重視的部件,但是輪子決定了你在滑行時的感受。
看你是在哪里滑--街上,u池,游泳池或是室內板場--這將決定你選擇什么樣的輪子(包括大小和硬度兩個方面)。 顏色和圖案也許是你選擇輪子時的重要因素,但是功用更為重要。
如果你想選擇一套最棒的輪子,這里有幾個關鍵:沒有任何一款輪子可以適合所有的地面(你會想,奧,要我隨身帶著幾套輪子隨時換么?),如果你大部分時間是在同一種地面滑行,你大可不必擔心,參照下面的引導或向有經驗的skater咨詢一下你就可以作出最佳的選擇。 輪子是由聚胺酯制成,這是一種化學合成的硬橡膠,通過改變化學成分的比例來改善輪子的性能。
每個公司都有其自己的配方,所以你使用起來會感覺有些不同。你想要找的理想的輪子一定是既具有良好的彈性又有一定的硬度,速度既快又經久耐用。
著名的公司正是通過改變不同的配方來努力做到這一點。 當你拿到一套輪子,你需要注意兩方面的因素:硬度和大小。
硬度(101a)是輪子里最硬的等級,大多數輪子只有一個硬度但是也有雙硬度的輪子,一般輪子的里層或內部為較硬的材質而由較軟的材質構成外層或外部。 輪子的大小由毫米來記,(舉個例子,55mm)通常來說輪子越大速度越快,但重量也自然會加大。
輪子還有一個寬度值,我們平時很少提到。不記輪子重量因素,越寬抓地性自然越好。
當然輪子還要搭配你的板面,較小的板面當然配較小的輪子。 輪子選購指南 硬度 87a-非常粗糙的地面(山坡速降等) 95a-比較粗糙的地面(街區(qū)) 99a-平滑的地面(各種街市,滑板場,u池,游泳池) 101a-不適合粗糙或非常光滑的地面(因為太硬所以抓地性很差) 大小 52-55mm-適合大部分使用者。
街市,滑板場。小滑手。
56-60mm-適合大部分使用者。街市,滑板場。
成人滑手。 60 mm-特殊滑手。
加長板面,山坡速降,泥地板。 初學者最好選擇硬度較低的輪子,因為他們還無法很好的駕御他們的滑板躲過路面上的小石子,玻璃,碎物等,如果硬度太高這些碎物將會卡住他們的輪子,而有經驗的滑手通常選擇較硬的輪子。
如果你是個初學者最好向你身邊的朋友多咨詢或多試用幾種硬度和大小的輪子,來幫助你做決定。
首先,個人覺得新手你要確定玩久再買板,畢竟一塊不是玩具板的板子至少也得個三四百塊,貴的不封頂
如果你想很快選一塊板子就去玩,或者怕麻煩或者暫時不想投入太多錢的話,可以去當地滑板店或者某寶上的專業(yè)滑板店買整版
一般某寶整板常見的就是沸點和dbh
一般的沸點板面配國產橋一套整板應該是300-400,dbh整板大概有400和450兩種,其實差不多,玩著慢慢懂了慢慢換
滑板的幾個重要部分板面,橋,輪子,軸承,他們通過螺絲拼在一起組成整體
輪子是你的滑板上不被重視的部件,但是輪子決定了你在滑行時的感受??茨闶窃谀睦锘?-街上,U池,游泳池或是室內板場--這將決定你選擇什么樣的輪子(包括大小和硬度兩個方面)。 顏色和圖案也許是你選擇輪子時的重要因素,但是功用更為重要。如果你想選擇一套最棒的輪子,這里有幾個關鍵:沒有任何一款輪子可以適合所有的地面(你會想,奧,要我隨身帶著幾套輪子隨時換么?),如果你大部分時間是在同一種地面滑行,你大可不必擔心,參照下面的引導或向有經驗的skater咨詢一下你就可以作出最佳的選擇。
輪子是由聚胺酯制成,這是一種化學合成的硬橡膠,通過改變化學成分的比例來改善輪子的性能。每個公司都有其自己的配方,所以你使用起來會感覺有些不同。你想要找的理想的輪子一定是既具有良好的彈性又有一定的硬度,速度既快又經久耐用。著名的公司正是通過改變不同的配方來努力做到這一點。
當你拿到一套輪子,你需要注意兩方面的因素:硬度和大小。硬度(101A)是輪子里最硬的等級,大多數輪子只有一個硬度但是也有雙硬度的輪子,一般輪子的里層或內部為較硬的材質而由較軟的材質構成外層或外部。
輪子的大小由毫米來記,(舉個例子,55mm)通常來說輪子越大速度越快,但重量也自然會加大。輪子還有一個寬度值,我們平時很少提到。不記輪子重量因素,越寬抓地性自然越好。當然輪子還要搭配你的板面,較小的板面當然配較小的輪子。
輪子選購指南硬度87A - 非常粗糙的地面(山坡速降等)
95A - 比較粗糙的地面(街區(qū))
99A - 平滑的地面(各種街市,滑板場,U池,游泳池)
101A - 不適合粗糙或非常光滑的地面(因為太硬所以抓地性很差)大小52-55 mm - 適合大部分使用者。街市,滑板場。小滑手。
56-60 mm - 適合大部分使用者。街市,滑板場。成人滑手。
60+mm - 特殊滑手。加長板面,山坡速降,泥地板。
初學者最好選擇硬度較低的輪子,因為他們還無法很好的駕御他們的滑板躲過路面上的小石子,玻璃,碎物等,如果硬度太高這些碎物將會卡住他們的輪子,而有經驗的滑手通常選擇較硬的輪子。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66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