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療前,病人應遵從醫(yī)生的囑咐,檢查和治療口腔疾患,將齲齒拔掉,以免放療后機體抵抗力下降,拔牙可導致細菌從牙床處進入體內,引起骨髓炎、骨壞死;放療前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加強營養(yǎng),放療前后半小時不可進食,防止形成條件反射性厭食。
除此以外,放療的病人還應配合做到以下幾點: 1。 每次放療后靜臥半小時,注意多飲水。
2。注意保護放射野皮膚,內衣宜柔軟、寬大、吸濕性強;忌用肥皂和粗毛巾擦拭照射野皮膚;避免冷熱刺激,局部不可使用熱水袋或熱敷;夏天外出時戴帽子遮擋,防止日光直射。
3。照射10-20天左右,可先后出現(xiàn)口腔粘膜水腫、充血、疼痛、唾液分泌減少、口干等癥狀,病人應保持口腔清潔,可用朵貝兒氏液漱口,每日10次左右;用軟毛牙刷刷牙,至口腔粘膜正常為止。
4。中藥沖鼻。
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中藥劑型每日沖鼻,以改善鼻塞、鼻咽部粘膜損傷等。 5。
為了預防顳頜關節(jié)僵硬、功能障礙,應持之以恒,每日做張口運動300次以上。 6。
根據情況行鼻咽部沖洗,保持局部清潔,提高放療敏感性。 7。
宜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避免過熱、過冷、及堅硬、粗糙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8。不要吸煙和喝酒,忌食辛辣燥熱煎炸肥膩之品。
9。辨病與辨證相結合,配合養(yǎng)陰扶正清熱解毒之中藥調理,減毒增效。
完成放療后需要繼續(xù)治療期間的自我護理,至少要持續(xù)一段時間,如繼續(xù)保護照射區(qū)的皮膚,直到所有癥狀都消失。 不要試圖搓掉治療區(qū)的標記,因為這些標記不容易洗掉,如果急于洗掉這些標記會刺激皮膚,造成損傷。
放療后患者的體質有一定程度下降,應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增加營養(yǎng),保持心情舒暢,避免勞累,同時適當增加室外活動,如散步、逛公園、打太極拳、做廣播操等,以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有幫助,可以點擊右下方“設為有用”哦,勞駕點一下,謝謝啦~~~。
鼻咽癌治療首選放射治療,輔以手術,化療和中醫(yī)保守治療。
鼻咽癌的治療方案已經比較成熟,多數有效,而且可以輔以人參皂苷Rh2(護命素)提高治療成功率,減少腫瘤的復發(fā)轉移。中西醫(yī)在治療腫瘤上各有所長,故治療鼻咽癌必須做到發(fā)揮中西藥各自優(yōu)勢,堅持長期治療,寬舒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做好心理治療,增加飲食營養(yǎng),提高自身免疫功能。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療效。目前人參皂苷Rh2類產品中,含量較高的是擁有多項國家級專利的“今幸”膠囊,含量明確標注為16.2%。
鼻咽癌就診病例中,中晚期較多,此外尚有60%左右在治療后3年內出現(xiàn)復發(fā)轉移癥狀,所以西醫(yī)治療后結合人參皂苷RH2,可以很好的增效減毒,縮短愈后周期,防止復發(fā)轉移。鼻咽癌目前生存期還是比較不錯的。預后要多復查,注意平時的生活規(guī)律,特別是飲食規(guī)律。
放療時在殺死癌細胞同時會無選擇的殺死正常細胞,使得人體免疫力下降并且出現(xiàn)一系列副作用。作為輔助治療手段,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服用人參皂苷Rh2(護命素),一方面減輕放化療毒副作用給患者帶來的傷害,一方面能夠增強治療效果,增加白細胞,防止復發(fā)及轉移,還能夠增加病人食欲、提高生活質量。
1.放射線的選擇和照射范圍
照射野的設計:設計照射野的原則是“小而不漏”,對腫瘤累及的部位要全部包括在照射野內,但對照射野內的正常組織尤其是對放療敏感的組織要予以保護,鼻咽部原發(fā)病灶主要用雙側耳前野,若鼻腔及鼻咽旁隙受累,可加照鼻前野,眼眶受累時可加照眶上野或眶下野。要注意用鉛片保護眼部,勿使發(fā)生放射性白內障。頸部的照射范圍視淋巴結的病變而定,對未捫及頸部淋巴結者常做兩側上頸區(qū)的預防性照射。如有頸部淋巴結轉移,除照射轉移灶外,對轉移灶下方引流區(qū)常做預防性照射。
2.放射劑量和時間
(1)連續(xù)放射治療:每周5次,每次200cGY,總量TD6000~7000cGY/6~7周。 (2)分段放射治療:一般把放射治療分成兩段,每周5次,每次200cGY,每段約3.5周,兩段之間休息四周,總劑量TD6500~7000cGY。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95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