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的應力,一般容易集中在軸的臺階處,因此在設計、加工軸臺階的時候,一定要留有過渡圓弧,也要盡量避免臺階軸直徑的劇烈變化,安裝軸承位置的軸頸直徑不要突然減細許多,以降低軸的應力集中,因為一般斷裂往往出現在安裝軸承的臺階處。如果此處能設計的粗大一些,是提高強度的最佳手段。
而提高軸的疲勞強度,對那些承受扭力的細長軸很重要。我曾經遇到過一個細長攪拌機軸(垂直安裝的)反復斷裂,更換過多種材料都不行,也曾經換了不銹鋼材料也無濟于事,無奈,我選了40Cr,制造時我給定的熱處理規(guī)范沒有按照一般調質鋼的規(guī)范,而是進行淬火后只進行簡單低溫回火,盡量保持硬度。這樣,使用了很久,再也沒有斷過。說明提高疲勞強度主要的手段就是提高淬火硬度,犧牲一點韌性是沒有關系的。能解決主要矛盾就好。
(1)合理的結構設計 減少兩連接件的剛度差;盡量采用圓弧過度;局部區(qū)域補強;選擇合適的開孔方位。
(2)減少部件傳遞的局部載荷 例如,對管道、閥門等設備附件設置支撐或支架,可降低這些附件的重量對殼體的影響。對接管等附件加設熱補償元件可降低因熱脹冷縮所產生的熱載荷。
(3)盡量減少結構中的缺陷 在壓力容器制造過程中,由于制造工藝和操作等原因,可能在容器中留下氣孔、夾渣、未焊透等缺陷,這些缺陷會造成較高的局部應力,應盡量避免。
原發(fā)布者:張立輝
焊接應力的消除方法
一、什么是焊接應力焊接應力,是焊接構件由于焊接而產生的應力。焊接過程中焊件中產生的內應力和焊接熱過程引起的焊件的形狀和尺寸變化。焊接過程的不均勻溫度場以及由它引起的局部塑性變形和比容不同的組織是產生焊接應力和變形的根本原因。當焊接引起的不均勻溫度場尚未消失時,焊件中的這種應力和變形稱為瞬態(tài)焊接應力和變形;焊接溫度場消失后的應力和變形稱為殘余焊接應力和變形。在沒有外力作用的條件下,焊接應力在焊件內部是平衡的。焊接應力和變形在一定條件下會影響焊件的功能和外觀。二、焊接應力的危害焊接殘余應力對焊件有 6個方面的影響:①對強度的影響:如果在高殘余拉應力區(qū)中存在嚴重的缺陷,而焊件又在低于脆性轉變溫度下工作,則焊接殘余應力將使靜載強度降低。在循環(huán)應力作用下,如果在應力集中處存在著殘余拉應力,則焊接殘余拉應力將使焊件的疲勞強度降低。焊件的疲勞強度除與殘余應力的大小有關外,還與焊件的應力集中系數應力循環(huán)特征系數[6][min]/[6][max]和循環(huán)應力的最大值[6][max]有關其影響隨應力集中系數的降低而減弱,隨[6][min]/[6][max]的降低而加劇,隨[6][max]的增加而減弱。當[6][max]接近于屈服強度時,殘余應力的影響逐漸消失。②對剛度的影響:焊接殘余應力與外載引起的應力相疊加,可能使焊件局部提前屈服產生塑性變形。焊件的剛度會因此而降低。
拉深工序中產生起皺的原因有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切向壓應力的大小,越大越容易失穩(wěn)起皺;
另一方面是凸緣區(qū)板料本身的抵抗失穩(wěn)的能力,凸緣寬度越大,厚度越薄,材料彈性模量和硬化模量越小,抵抗失穩(wěn)能力越小。
防皺措施:主要方法是在模具結構上采用壓料裝置,加壓邊圈,使坯料可能起皺的部分被夾在凹模平面與壓邊圈之間,讓坯料在兩平面之間順利地通過。采用壓料筋或拉深檻,同樣能有效地增加徑向拉應力和減少切向壓應力的作用,也是防皺的有效措施。
拉深工序中產生拉裂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筒壁傳力區(qū)中的拉應力;另一方面是筒壁傳力區(qū)的抗拉強度。當筒壁拉應力超過筒壁材料的抗拉強度時,拉深件就會在底部圓角與筒壁相切處一一“危險斷面”產生破裂。
防止拉裂的措施:一方面要通過改善材料的力學性能,提高筒壁抗拉強度;另一方面是通過正確制定拉深工藝和設計模具,合理確定拉深變形程度、凹模圓角半徑、合理改善條件潤滑等,以降低筒壁傳力區(qū)中的拉應力。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786秒